中藥超微粉是不是越細越好?多細為最好?如何達到最細?這種類似的問題我們碰到很多。有的我們能回答,有的我們也回答不了,因為這牽涉的到醫學上對中藥超微粉的實踐認證,是需要踏踏實實的進行科學研究才能得出結論。在這里,我只能是和大家做個初步探討。
能達到細胞破壁的中藥超微粉碎為最好。原因有三:一、動植物細胞一般在10~100μm,而大部分都在幾十個微米,也就是300~500目左右。只要達到這個目數,就可以將細胞破壁,大大提高了有效組分的溶出率,增加生物利用度。二、中藥品種繁多,且成分十分復雜。像含芳香性、揮發性萬分的藥材,在粉碎的同時,揮發性組的揮發損失不容忽視。因些這里面有個度的問題。并且在中藥微粉的同時,毒性組分的溶出率也是一個重要指標,如何在提高中藥療效的同時減少其毒副作用,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和注意的。三、很多中藥在超微粉碎時,15~30分鐘內便可達到破壁目的,但客戶為了追求高細度,往往會增加粉碎時間,從而會增加了能耗,減小了設備產量,而藥效卻不會增加多少。
現在市場上有些商家為吸引眼球,高喊設備粉碎細度上萬目,誤導了很多的客戶。且不說物理粉碎細度達不到這個級別,即使達到,中藥微碎到這個細度,也會改性了。
還有一些客戶對目數這個概念模糊,不能將實際的物料細度等同起來。我們曾有個客戶帶著物料來公司做實驗,是一款美容產品,要求細度達到1000多目才行。我們建議先做實驗,讓他對細度有一個實際的感官認知。待實驗完畢,粉碎原料出來后,他一看一摸,直接很痛快說OK。當時這個復方我們根據經驗做到500多目的樣子。
中藥超微粉碎是近20多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。該技術彌補了傳統粉碎工藝的缺陷,提高了傳統中藥的臨床應用能力,使中藥資源得到充分利用。我們作為其中一員,會積極與中藥界的朋友們共同探討,使該技術在中藥粉碎工藝上進一步提升。